美国强推脱钩战略未获益,中国出口逆市增长显韧性

中美贸易关系下滑,东南亚成中国新首选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美之间的贸易比重已显著回溯至2003年的较低水平。这一转变意味着,美国当前已不再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在当前的贸易格局中,东南亚成为中国的首要贸易伙伴,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和欧洲。美国则位居其后。

中美贸易脱钩影响有限,多边贸易关系复杂

从某一角度来看,美国政府实施的中美贸易脱钩策略似乎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降低了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度,并提升了与欧盟、加拿大、印度和墨西哥等国家的贸易关系。然而,这种策略并未给美国人带来实质性的收益。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显著下降,而与欧盟、加拿大、印度和墨西哥等国的贸易依存度则有显著提升。表面上看,这一转变似乎表明美国成功地分散了其贸易风险,并建立了更加多元化的贸易伙伴关系。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美国与欧盟、加拿大、印度和墨西哥的贸易依存度上升的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同样显著增加。特别是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在中美贸易脱钩后,中国成为了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

尽管时常在媒体上报道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例如欧盟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对欧盟农产品采取反制措施等,但实际上这些摩擦并未对双方的总体贸易产生直接影响。近期,欧盟和中国达成了多项协议,旨在缓解经济紧张局势并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同时,欧盟也明确表示当前对中国的制裁措施是暂时性的,因为欧盟自身面临着商品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与之完全断绝联系并不现实。

综上所述,美国政府的中美贸易脱钩策略虽然在表面上实现了与特定国家贸易关系的调整,但并未能有效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反而促进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增加。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对整体贸易关系造成实质性损害,双方通过协议努力维护了贸易稳定,显示了即使存在短期摩擦,长期合作的基础仍然稳固。

全球商品供需与依赖性

商品与生产力的流通特性在全球范围内适用。即便美国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减少,其他国家对商品的需求依然存在,尤其是当中国掌握全球最大的生产力时,商品出口将不再成为问题。对于企图通过制裁来限制中国的做法,实际上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全球市场上的商品需求并不会因单一市场的排斥而消失。

美国在失去中国市场后,试图寻找替代方案以满足国内商品供应缺口。这一过程中,美国尝试与其他国家合作,以期弥补中国在某些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的生产能力。例如,美国曾考虑在印度建设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厂作为替代选项。

然而,这一策略在实践中面临挑战。尽管印度在吸引外国投资后建立了相关产能,但其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所需的原材料仍需大量依赖中国进口。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印度产品的需求实际上加剧了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性。具体而言,随着美国从印度采购更多太阳能电池板,印度对中国的原材料进口量相应增加,这表明在某些关键领域,印度的生产能力并未能完全独立于中国。

综上所述,商品和生产力的全球化流动意味着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而非单一市场的排他性。即使在特定市场出现调整或制裁的情况下,全球商品需求和供应链的复杂性往往使得其他国家难以迅速填补空白,从而继续维持与原主要供应商的紧密联系。

美国投资转移与西方联盟内部分裂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投资与对中国投资的等价性:

当美国向印度投入资金时,实际上等同于向中国进行了同等规模的投资。这一现象并非印度独有,巴西、墨西哥乃至欧洲国家都存在类似情况。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美国企业采取更为不道德的方式,直接在中国设立代工厂,生产产品后运往欧洲贴上"欧洲制造"标签,再转售回美国,从而绕开了与中国的直接贸易关系。

表面上,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似乎中断了,但实际上,这种间接贸易方式并未真正切断联系,反而导致美国承担了更高的成本,利润被中间环节所侵蚀。

美国的“脱钩”策略并未带来任何实质性的积极效果。相反,由于美国对欧洲的依赖加深,欧盟开始意识到利用这种依赖关系来施压美国的可能性。欧盟认为,如果美国失去欧盟市场,将面临商品供应短缺的风险,因此有机会向美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西方联盟内部的分裂,原本就脆弱的团结因贸易问题而变得更加紧张。

起初,美国仅针对中国实施了“去产能化”政策,但鉴于欧洲国家的双重标准和态度转变,美国不得不扩展其策略,包括对欧盟也提出类似的“去产能化”要求。这一举措背后的原因是,欧盟作为对抗俄罗斯的关键力量,拥有与美国谈判的资本和底气。

全球金融无霸权,生产实力为根本

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脱钩尝试未能成功,这一事件实际上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全球金融体系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霸权。国家经济实力的根本支柱最终在于其生产能力。无论货币发行量多么庞大,股市多么繁荣,如果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作为支撑,这一切都只是虚幻的泡沫,缺乏实质意义。